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及东南亚文化特色,适合创新时代需求,掌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够在艺术设计或教学、研究工作,在艺术设计机构从事出版、传媒、环境艺术设计、项目策划、经营管理等工作,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具备较高的艺术设计创新能力。具体培养要求如下:
(一) 知识要求
1.具有较丰富的人文基础知识;
2.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创作的专业技能和方法;
3.熟悉党和国家对于艺术设计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艺术设计领域的新理论、新动态;
5.了解西南民间工艺及东南亚特色文化知识。
(二) 能力要求
1.具有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
2.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3.具有一定英语和东南亚一国语言的交际能力;
4.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具有结合西南民族艺术及东南亚文化特色的应用设计能力。
(三) 素质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具有较强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3.具有良好的道德、正确的审美观和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
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5.具有艺术设计理论与应用相结合职业素质;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担当精神和科学精神。
三、学制
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制4-6年。
四、毕业条件
在规定的学制内修完教学计划的全部课程,修满规定的170个学分,学习成绩达到要求,完成毕业实习,并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五、授予学位
凡获得毕业证书,且符合国家和学校学位授予规定的学生,经学校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可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
艺术学、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
七、核心课程
Photoshop应用设计、设计概论、世界现代设计史、VI品牌形象设计、展示设计等。
八、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军事理论与训练、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课程校内实践、英语综合能力实践、平面构成课程实践、色彩构成课程实践、PhotoShop应用设计课程实践、区内外艺术采风考察、Illustrator应用设计课程实践、壁挂编织艺术、网页设计、Flash应用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九、学时与学分
附表:
十、专业培养特色
(一) 以应用型、外向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通过专业教学与地缘民族民间文化的学习及其技能训练,打造区域文化与东南亚地区文化相融合的专业特色。
(二) 通过多样化教学改革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和教师教学主导性,打通课程内外、专业内外、校园内外界限,使学生的专业学习、技能训练、艺术展演和社会践行等环节形成一个相互融通的有机整体。即:“学、训、展、行一体化” 教改系统工程。
(三) 引导学生体验地方民俗文化,了解地方及东南亚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传统,使学生的创新性设计理念及其成果具有鲜明的地缘文化特色与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四) 根据应用型、外向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还在人才培养的方式上采取了以下措施:
1.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吸纳行业专家共同参与,使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2.采用行业专家进课堂的方式,校内外教师/行业专家共同授课,强化与企业的深度融合。
3.在专业任选课程里加入具有专业市场前沿和应用性较强的特点的课程,如Web开发基础、商业设计规范、移动应用界面设计、3dsMax应用设计、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课程等,强化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及其与市场对接的能力的培养。
十一、教学计划总表(附件)